普陀打造“碼”上有漁“地標”海產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如今購買水產制品,其外包裝上多了一個“浙食鏈”二維碼,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就能第一時間查看產品基本信息、檢驗信息、陽光工廠、品牌宣傳等內容。這是普陀區響應“全球二維碼遷移計劃”(以下簡稱GM2D)先行先試的一項新舉措。
據悉,GM2D由國際物品編碼組織發起,目標是在2025年前,推動全球商品編碼由一維條形碼向二維碼轉換。為充分發揮海洋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征的數字化改革成果,普陀以GM2D示范區縣域先行試點建設為依托,圍繞“碼”上有漁,打造“地標”海產品,推動普陀水產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藍色經濟蓬勃發展。
“通過由18家地理標志海產品授權生產企業向全區105家水產品生產企業拓面,由‘舟山大黃魚’‘舟山帶魚’等5種地理標志海產品向7大類水產制品擴面,由內銷企業向外銷企業擴面,從而推進全區試點建設擴面提升?!笔惺袌霰O管局普陀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實現全區水產品生產企業“浙食鏈”數據應用全上鏈,包裝實體賦碼190種,其中外銷企業“浙食鏈”應用11家,包裝賦碼5家。
“在源頭數據采集方面,我們與普陀區海洋與漁業局進行對接,完善地理標志海產品養殖、捕撈環節追溯鏈條?!笔惺袌霰O管局普陀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數字養殖技術,以大黃魚數字化智能繁育與養殖基地、梭子蟹智能循環水養殖基地等示范項目為試點,運用水體環境實時監控、餌料精準投喂、病害監測預警和循環水控制等技術探索養殖環境生長數據自動采取錄入。同時,應用漁獲物AI分析技術、二維碼標記技術等,聚焦舟山國際水產城數字化改革,探索地理標志海產品捕撈海域、卸貨上岸、產品運輸標記采集,貫通生產加工環節、物流環節、消費環境,實現從漁場到餐桌的各環節質量安全追溯,完整追溯鏈條,提升追溯透明度。
此外,市市場監管局普陀分局通過系統綁定海產品地理標志授權信息,率先實現全區5家授權企業10種產品掃碼地理標志信息展示。
為發揮龍頭企業海洋品牌帶動效應,普陀區培育一批優秀電商積極參與GM2D賦碼商品宣傳,提高“地標”水產知名度、認知度和辨識度。
- 上一篇: 定海市場監管去年助力企業融資3.8億元|環球觀察
- 下一篇: 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