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舟山藍” 守護“好空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市開展“治臭氧”三年攻堅十大行動
去年我市環境空氣優良率97.8%,取得了全省第一、全國第三的好成績。但其中有8天輕度污染,都是臭氧超標。臭氧,已經成為我市優質環境空氣的“頭號殺手”。
《舟山市臭氧污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方案》近日出臺,我市將開展十大行動,從源頭破解臭氧污染突出問題,提升大氣污染精準管控能力,助推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力爭到2025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8%,不發生臭氧引起的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中度污染天氣。
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負責人介紹說,空氣中的臭氧成因復雜,除了人為排放,還有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經過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次污染物。因此,臭氧治理比細顆粒物治理更難。調整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的結構,實行污染管控,提升新能源利用率,是我市治理臭氧污染的重點方向。
根據方案,我市將深入實施廢氣低效治理設施升級改造行動,對涉及使用低溫等離子、光氧化、光催化技術的廢氣治理設施,以及非水溶性VOCs廢氣采用單一噴淋吸收等治理技術的設施,逐一登記入冊,并著力解決低效設施治理廢氣的突出問題。
繼續推進重點行業VOCs源頭替代行動,由各縣(區)、功能區結合產業特點和《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源頭替代指導目錄》,制定實施相關替代計劃,確保本行政區域“到2025年,溶劑型工業涂料、油墨使用比例分別降低20個百分點、10個百分點,溶劑型膠黏劑使用量降低20%”。
實施船舶修造VOCs治理提升行動,印發《舟山市船舶修造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提升實施方案》,引導使用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修船企業廢氣能收盡收,提升移動式廢氣收集治理設施裝備水平;造船企業涂裝工序產生的VOCs廢氣實現高效收集處理,廢氣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到位,實現用電監控全覆蓋。
開展企業污染防治提級行動,以績效評級為抓手,對標重點行業大氣污染防治績效B級及以上要求,開展工藝裝備、排放控制、污染治理技術、監測監控、大氣環境管理、清潔運輸方式等提級改造,整體提升全市工業企業的大氣污染防治水平,培育創建一批A、B級或引領性企業。今年起,新建石化項目按照大氣污染防治績效A級要求準入,其他重點行業新建項目原則上按照B級及以上要求準入。
此外,我市還將實施治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氮氧化物深度治理、污染源強化監管、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精準管控能力提升等行動,全力守護“舟山好空氣”。
- 上一篇: 環球視點!舟山去年新設15534戶個體工商戶 注銷數量同比減少13.49%
- 下一篇: 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