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剛走不久,大伯哥就將她關進小屋50年,如今該小屋成名勝古跡 全球滾動
原標題:丈夫剛走不久,大伯哥就將她關進小屋50年,如今該小屋成名勝古跡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經幾千年的時光了。在這么久的時光中,出現了各種各樣風俗各異的文化。這些文化中既有糟粕,又有精華。就像是針對女性而設置的各種規定,嚴重的束縛了女性發展,充滿著男尊女卑的陋習。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婦女的解放要求也隨之而增加起來。在當今社會發展中,越來越多的女性走上了社會中的各個崗位,從事著各種工作。實踐也在充分證明著,女性并不是只能依附著男性才能生存的越來越多的獨立女性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女性身上獨特的魅力。
(資料圖片)
一、生逢不幸,年紀輕輕卻成了“寡婦”
在當今社會上,我們一直在強調著要注意男女平等。這個要求之所以常年都是個敏感話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從古至今,女性和男性在社會上的地位始終都是不平等的。尤其是在古代社會,針對女性而設定的各種條條框框限制著女性的發展,使得女性只能夠依附著男人生活,逐漸喪失決定自己命運的自主權利。
在這各種各樣的限制之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對女性要求的三從四德。其中對于出嫁的婦女,如果丈夫死了是不可以改嫁的,必須為丈夫守貞節。于是,在當時的社會上紛紛流行貞節牌坊。這種所謂的貞節牌坊嚴重的損害了婦女的婚姻自由。
直至今天,在我國各地,特別是在一些鄉村還能夠看到以前流傳下來的這樣的貞節牌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安徽的一個小村莊里面流傳的貞節牌坊,吸引了不少人去觀看。據說在明朝的時候,這個村莊里面曾經出現過一個官職不小的人家,他就是許伯昇。
許家是當地的一戶大家,人口興旺。在這個家中,除了許伯昇是當官的以外,其他的兄弟們也各有自己的職業。不管是當兵的還是做商人的都有。最小的就是許周安,經常陪伴在自己的母親身邊。
時間一晃,許周安也到了該娶妻生子的年紀了。他的母親就為他想看了一戶人家的姑娘。這個姑娘姓胡,是當地有名的美女。雙方家長在談妥婚事之后,兩人不久之后就拜堂成親了。郎才女貌,一時之間羨煞旁人。但是兩人的好日子并沒有過多久,許周安便發生了意外,一命嗚呼了。
這個時候,許周安的妻子也才不過二十年華,正是人生的大好時光才剛剛開始的時候,卻不幸成了寡婦。面對這樣的情況,許伯昇就向胡氏詢問今后的打算,是準備改嫁,還是為許周安守節。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胡氏最終為自己的丈夫生了一個兒子。從此,胡氏的生命里又多了一個牽掛的人。而許伯昇也沒有忘記這對母子,時不時的就讓人送去各種生活物資。母子倆就這樣生活著。對于這堵墻,胡氏也已經習慣了。因此,當她的兒子提出來想把這堵墻拆了的時候,胡氏阻止了他。此后,這堵墻直到胡氏離開人世也一直佇立在這里。
三、幾十年如一日,現在的小屋吸引眾多游客
胡氏從二十歲丈夫去世,一直到她去世的時候的七十多歲,這五十多年的漫長歲月里面,始終默默的生活在那簡陋的小屋之中。即使外面的世界再怎么精彩,再怎么能夠吸引人的目光,她也始終堅持著自己最初的那份選擇,從來沒有后悔過。
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像她一樣始終堅守著一份信念、一份責任。幾十年的時間都不帶改變的人已經很少很少了。許多人也只是最開始的時候說說而已,但是最后卻都可能會違背自己最初的承諾。
胡氏的兒子在母親去世之后,仍然留著她生前居住的小屋。后來,他又發現在自己的村子的不少人家的吃水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正好自己母親的院子里面有一口水井,現在母親不在了,也不用擔心有什么忌諱,還能幫助鄉親們,于是就將隔絕外面世界那堵墻打通了,方便村民用水。
時至今日,這個地方的人早已傳承了好幾代的人了,往事種種也早已煙消云散,但是對于胡氏的忠貞,對于這個小屋、這面墻仍然留存在人們的心中。這個地方也成了一座歷史博物館,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
古代的女子的生活之中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束縛,這些束縛有的是世俗社會規定的,有的是法律規定的,也有的是女性自己給自己的規定。在這樣的社會上,女性的一言一行都需要小心謹慎,以防招致流言蜚語。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又能夠看到胡氏身上的那種對信念的堅守。即使再也不能與外界有過多的聯系,即使是變相的失去自由,她也一直堅持著。她的這種堅持的毅力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