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服務隊上門為聾啞居民送上熱菜熱飯 疫情之下不忘任何一人
“志愿者每天給我們送飯,給他們點贊。我們四個聾啞人不會說,不方便訂餐。”這是海珠區高風險區客村片區居民平先生給記者發來的信息。
11月7日舉行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海珠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成立由“聯社干部+黨員志愿者+群眾志愿者”組成的愛心服務隊伍,協助做好管理網格、派發物資、服務特殊人群等工作。比如主動致電852名殘疾人士,協助其解決實際困難。記者了解到,不僅是致電,殘疾人士中有部分是聾啞人士,海珠區在管控區域采取上門走訪的方式,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宋永亮是海珠區規資局的黨員,進駐客村片區第四網格后,他與社區工作人員對接了解到,網格內有一戶住了聾啞人士。“一開始也沒有想到加微信,通過鄰居了解到住了四名聾啞人士,由于他們訂餐不方便,之前是鄰居大姐給他們送吃的,后來也不方便送了。他們主要以政府派發的干糧為主食,我們就把手頭上的加班餐送給他們。并決定之后每天多訂四個人的餐,給他們送去。”
此后每天中午和傍晚,宋永亮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志愿者都定點上門給平先生四人送上熱菜熱飯??紤]到他們四人的實際情況,工作組還專門送來了八寶粥和方便面,以防其他工作延誤造成平先生四人不能及時就餐。
對于連日來宋永亮和其他工作人員、志愿者的幫助,平先生向廣州日報記者發來信息:“志愿者愛心送飯,讓我們吃飽了,謝謝他們!”
其實,在客村片區還有不少殘疾人士,黃先生家中三人均為聾啞人士,無法正常與外界交流、溝通。社工聯系其鄰居協助,獲得其微信聯系方式。經社工與黃先生微信溝通,了解到黃先生管控期間生活物資暫時足夠,也懂得網上購物。社工提醒他及時留意生活物資的存量,并及時補充,避免生活物資不足。黃先生表示目前暫時失去經濟來源生活拮據,社工籌集到企業捐助的愛心物資包送給黃先生,定期跟進了解他們一家的相關情況,幫助其解決生活困難。
吳先生是一名肢體殘疾人,因腿腳行動不便長期在家,網格員了解到他的實際情況后,十多天來堅持為他送飯。同時每天電話聯系詢問其困難和需求,對接社工組織幫助籌集生活物資,及時做好吳先生的心理安撫工作。細致耐心的服務得到了吳先生的點贊。
記者了解到,依托“穗救易”即廣州市困難群眾兜底安全網,海珠區每天組織各街道及時摸查排查中高風險區、管控區內的低保對象、低收(低邊)對象、特困人員、困境兒童、留守老人、孤寡老人、特殊困難重度殘疾人、獨自一人居住老人等八類特殊困難群眾情況,通過電話訪問、上門訪問等各種方式摸清八類特殊困難群眾的物資保障情況及急需就醫情況,并及時跟進妥善處置。
(記者 廖靖文)
- 上一篇: 廣州海珠區人社局干部變身電工 上門為群眾維修電路
- 下一篇: 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