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菜鳥”到“國手” 劉澤龍的“世賽路”走得并不順利
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電子技術項目共有來自中國、瑞士、韓國、日本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參賽。參賽選手需要在3天13小時內完成原理圖設計、PCB設計、產品組裝與調試、嵌入式編程等兩個模塊四個子任務。該項目是世界技能大賽(下稱“世賽”)傳統項目,屬于設計類競賽項目,考查選手臨場發揮能力。
劉澤龍在嵌入式編程模塊和焊接技能上發揮出色。比如在硬件設計的原型板焊接與調試子模塊中,原定三小時的比賽時間中,劉澤龍僅花一個半小時就完成了焊接,并開始進行調試。賽后硬件設計模塊的出題專家更是大贊劉澤龍“impressive”(令人印象深刻的),而焊接質量分更是獲得了全場最高分。
從“菜鳥”到“國手”:在集訓中找到自己
從懵懂的“菜鳥”到電子技術“國手”,劉澤龍歷經了兩千多個日與夜。2000年6月,劉澤龍出生于一個普通的潮汕家庭,父母一直在外打工,劉澤龍在爺爺奶奶的照料下長大。2015年入讀廣東省技師學院第一屆“電子技術應用”五年制專業。盡管學習名列前茅,但由于家庭負擔和專業不是自己的“理想”,他一度提出退學。在班主任的勸說和支持下,他最終留下來,并在2016年參加了學院電子技術世賽基地梯隊選拔賽,成功進入學院的集訓隊。
在電子技術世賽基地,劉澤龍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原理圖設計、PCB設計、嵌入式編程、產品組裝與調試、故障維修,從硬件到軟件,這些稍顯枯燥難懂的知識,卻讓劉澤龍著迷。他很快便在多個大賽獲獎,并入圍第45屆世賽電子技術項目國家集訓隊。
沖擊世賽:幾經波折終圓夢
劉澤龍的“世賽路”走得并不順利。在第45屆世賽電子技術項目國家集訓隊“十進五”選拔賽,“主場參賽”的他卻因為嵌入式編程模塊的失誤,被淘汰出局。這一刻,難過、懊悔、自我懷疑,各種情緒在腦海中交織。后來在教練的鼓勵下,劉澤龍恢復到競賽狀態,并成為第45屆世賽電子技術項目“國手”的陪練,接受最嚴格的技能訓練。
2018年12月,劉澤龍再度出發,以作品“音樂時光小百”參加第三屆廣東省技工院??萍夹≈谱餍“l明競賽,榮獲“最佳人氣獎”與“二等獎”。2019年,在學院教師的指導下,劉澤龍申請實用新型專利2項,其中《一種用于競賽的計時呼叫管理裝置》專利成功落地,應用于國賽的比賽現場。
各類競賽取得的成績,沒有再讓劉澤龍迷失,他再次向世賽發出沖擊——2020年12月,一度在第一天落后的劉澤龍,沉著冷靜,在后兩天實現“完美反超”,順利拿下金牌,成功進入第46屆世賽電子技術項目國家集訓隊;2022年,經過層層考核選拔,劉澤龍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2022年世賽特別賽中國隊選手。
七年的訓練生涯,讓劉澤龍收獲“廣東省技術能手”“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多個榮譽稱號,但是“世界冠軍”仍然是他的最終追求。第46屆世賽的延期和取消,并沒有消磨劉澤龍的斗志。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劉澤龍等來了世賽特別賽,并最終在瑞士伯爾尼圓夢。
(記者 何穎思)
- 上一篇: 第一個成功橫渡莫洛凱海峽的中國人誕生 耗時僅有14多個小時
- 下一篇: 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