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華餅店懷舊月餅求新意 豬籠月餅喚醒老廣味蕾記憶
小短腿、黑眼睛、大鼻孔……這么呆萌的小豬月餅你見過嗎?再把它放進彩色竹編籠子里,一款充滿懷舊色彩的豬籠月餅就可成為這個中秋節的主角。在越秀區起義路78號,有一家營業近40年的明華餅店,每逢中秋節前夕,就會把豬籠月餅掛在店內,吸引路過的市民駐足觀看。
“豬籠入水”好彩頭懷舊月餅求新意
廣州人做事最講究“好彩頭”,豬籠月餅正滿足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愿。在彩色竹籠里裝進可愛的小豬月餅,起名“豬籠入水”,寓意財源廣進、財路亨通。始創于1983年的明華餅店,售賣雞仔餅、蛋撻、花生酥等各類小吃點心。每年中秋節前后,店里掛出的彩色豬籠月餅隨風搖曳,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老板華哥和老板娘冰姐不停地忙碌著,時而在前臺售賣,時而在后廚幫忙,順道和街坊熟客嘮幾句家常。
“我從小就愛做美食,跟師傅學手藝后就開店干到現在。”華哥介紹,39年來,明華餅店從沒有易址,只是更改過店內布局,很多街坊都是老熟客。大約七八年前,他開始做起豬籠月餅。“小時候,我就吃過豬籠餅,它造型很可愛,但是長大后就沒怎么見過了。”為了重新拾起這份懷舊味道,也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機,華哥開始嘗試,“當時市面上沒有太多人做豬籠餅,我們小店鋪想要在競爭中立住腳,就應有所創新。”
手工制作小巧精致熟悉味道喚醒味蕾
豬籠月餅與普通月餅的做法并無二致,只是月餅模具的形狀不同。餅店后廚內,幾位師傅正分工合作。先把蓮蓉餡等分成多個小劑子,再把蛋黃包進蓮蓉餡中揉成團。緊接著把面團搟成皮,將餡料包至其中,最后把料子放進小豬月餅模具中壓制,一個豬籠餅就做好了。華哥說,當下最受人們歡迎的是蛋黃白蓮蓉口味的月餅,因為是純手工制作,店內每日的豬籠餅產量最多為400~500個,單個售價為20元。
豬籠月餅除了造型可愛,獨特的包裝更是受到顧客青睞的原因:彩色的竹編籠子小巧精致,搭配的中國結飾品寓意吉祥,非常適合拍照。冰姐告訴記者,這些竹籠全都是純手工制作,“我們有一家長期合作的編織品店鋪,每年的竹籠都是找他們制作的。”因為色彩鮮艷、造型獨特,路過的行人總是會不自覺地被吸引了,并發出“這小玩意好可愛”的感嘆。
開業39年,華哥和冰姐遇到過很多難忘的瞬間。“有些老街坊從國外回國后,會特意來買豬籠餅,這是一種懷舊的味道。”華哥說,老一輩的人對豬籠月餅比較熟悉,但他們可能很久都沒見過了,如今再看到會覺得特別親切。
用手藝保護傳統文化用情懷傳承老廣記憶
對華哥而言,堅持做豬籠月餅是一份特殊的情懷。這個小小的月餅,承載著許多老廣對童年的難忘回憶。“很多年輕一輩的人沒見過豬籠餅,也不知道它有什么來歷和故事。我們通過售賣豬籠月餅,希望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讓他們知道還有這種月餅的存在。”華哥表示,每當有市民來買月餅,他都會順帶普及豬籠餅的故事,比如“豬籠入水”寓意財源廣進,這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近年來,在媒體的報道和市民的口耳相傳下,前來“打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除了吸引年輕人的目光,這項手藝的傳承也加入了“90后”的新鮮血液。華哥說要保護好這份傳統文化,就需要傳承手藝。近年來,店里招了一些年輕學徒,他們學制作豬籠月餅,用手藝留住人們記憶中難忘的味道。
“我小的時候吃過豬籠餅,后來好長一段時間沒怎么見到了。前些年知道明華餅店有賣,我就特意去買。很懷念。”老街坊顧先生說,很開心還可以見到這么有“時代感”的東西。
“95后”小范說,自己在網上看到很多人來“打卡”,所以覺得很新奇。“我以前沒見過豬籠月餅,聽了介紹后才知道背后有這么多故事。”她說彩色的竹籠很獨特,小豬月餅造型很可愛,家里的小朋友一定會喜歡。
(記者 黃麗霞)
- 上一篇: “啊爆檸檬茶”完成千萬元級融資 企業持續發力新產品
- 下一篇: 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