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認領行李箱盲盒現身交易平臺 市民跟風購買合法嗎?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盲盒頗受年輕人歡迎,有商家還公開售賣“無人認領行李箱”盲盒,引發熱議。對此,有專家表示,買賣無人認領的行李箱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另外也不排除是商家炒作的噱頭,不建議市民跟風購買。
記者調查發現,某社交平臺上近期出現不少以“開無人認領行李箱盲盒”為主題的視頻。視頻制作者表示,這些行李箱有的是長期滯留在機場、火車站無人領取的,有的則是由租客抵押給房主的。它們大多從某閑置物品交易平臺上淘來,價格從幾十到上千元不等。視頻中,有人從行李箱中“淘出”了一堆二手衣服,有的人“淘出”了手機、化妝品甚至奢侈品牌項鏈。
記者日前以“無人認領行李箱盲盒”為關鍵詞搜索發現,各大網絡交易平臺均已下架相關產品。對于無主認領的行李箱,機場和車站應該如何處理?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失物招領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一般來說,除了食品類物品、充電寶等特殊物品,機場對遺失物品會保留一年。逾期無人認領的,機場會移交給有關部門進行銷毀。對于鐵路失物招領情況,12306工作人員介紹稱,行李保管時長最多為180天,逾期后通常銷毀處理。
買賣“無人認領物品”是否合法?有律師表示,從“無主行李箱盲盒”的來源來看,大致以遺失物、遺忘物、拋棄物、保管物等種類為主。以遺失物為例,根據《民法典》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的,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一年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因此,從物權角度來看,在未經所有權人同意或授權的情況下出售其行李箱,明顯損害了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另外,如果是人為制造“無人認領”的行李箱并以盲盒形式出售,商家涉嫌欺騙,消費者可以尋求消協幫助。
(記者 羅世偉)
- 上一篇: 服裝批發市場“聯合督導隊”應運而生 商戶文明經營意識變強
- 下一篇: 最后一頁